本网讯(记者皮亚捷、见习记者邓明明,通讯员曹金露)6月14日下午,市住建委召开“发展装配式建筑,共享绿色生活”新闻发布会,记者获悉,宜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6月12日文件正式印发,将于7月1日起实施。
《意见》提出,将全市装配式建筑实施区域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和积极推动区,其中,宜昌城区(含夷陵区)、宜昌高新区、宜都、枝江、长阳为重点发展区域。
《意见》明确具体要开展的重点工作,包括技术层面、市场层面、监督层面等方面,解决了促进产业发展上下游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。明确了切合宜昌实际的用地、容积率、税收、商品房预售、金融政策及其他综合服务等扶持政策,解决了市场特别关注的“综合成本”问题。
“与传统盖楼模式相比,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、减少施工污染,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。同时化解过剩产能,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意义重大。”市住建委主任张毅介绍,去年,宜昌市实际完成装配式建筑约22.7万平方米,代表项目主要有求索众创中心、百里荒景区别墅群、丹水新区红木屋群、奥体中心等。今年7月1日起, 峡州大道——夜明珠路——沿江大道——至喜长江大桥——点军大道——翻坝高速——宜昌长江公路大桥——汉宜高速——柏临河路合围区域和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将在房屋建筑中率先垂范。
据悉,今年宜昌市将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。力争到2025年底,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能达到30%以上,推动建成一批设计、施工、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,加快步伐进入“装配时代”。